近日,“上清華,變白富美”成為網上熱門話題,一些清華女生曬出自己剛入學和將畢業的對比照片,網友評價稱“上完大學,變成‘女神’了”。清華大學招生辦官方微博也轉發了這次曬照片活動,在高考錄取季即將到來之際,此舉被網友質疑為借曬照片大做“招生廣告”。對此,清華大學招生辦回應稱,“上清華,變白富美”成為一個熱議話題已遠遠超出其本意,惡意揣測更是不必。(《新京報》6月17日)
  哪怕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秀,對於清華大學來說也無可指責。作為國內重點大學,清華能放下身段“賣萌”,總比以往那種刻板無趣的“高大上”面目更為可親,更接地氣。而這也幾乎成為近年來各高校的潮流,類似於“我在XX大學等你”的萌妹子宣傳照、大學校長脫口激情演講等現象,都說明高校正在悄然從以往坐等考生爭搶的賣方市場,轉變為通過多元化途徑爭取優秀考生的買方市場,這一現象總體來說值得肯定與鼓勵,它體現了高校試圖改進文風、改變形象、主動貼近民眾的努力。
  不過,雖然高校“賣萌”風格親切、形式可愛,措辭委婉含蓄又不失幽默,予人可親可敬之感,但也要分清場合。畢竟,高校的主要社會價值還在於其崇尚學術本位,為年輕學子創造更加開放、自由的發展和創新空間,為傳道授業提供更能激發師生智慧與主動性的土壤,公眾更為看重後者帶給學子們的一些新變化、新風向。
  其實更重要的還是轉變現行的高等教育模式,在教育創新與尊重學術發展規律上下功夫,徹底扭轉以往部分高校乃至高等教育滯後於時代發展、長期停留於應試模式的局面。近年不斷曝出的高校醜聞,如副校長抄襲、招生處長腐敗案等,更造成了公眾對於高校改革停滯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嫌的質疑。因此,只有當高校改革有了更多實質性動作,在學術本位、教授自治等社會疾呼多年的改革領域有了質的突破,與世界先進高校和學術標準進一步接軌,高校新形象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公眾所接受。
  反之,如果只是在招生廣告中一味賣萌,而不觸及問題要害,那麼,即便一時能博得眾多生源的眼球,最終還是會讓公眾產生審美疲勞,而且不適當的“賣萌”還會引發公眾反感。
  高校“賣萌”現象的產生本身就是與時俱進的產物,而與時俱進思維和創新精神恰恰是目前眾多高校所缺乏的。如果不能發揮這種與時俱進的“精神”,以人為本,切實推進教育改革,高校即便一天到晚使用“有木有”、“親”這些網絡語言,也無法獲得公眾的真正認同。  (原標題:高校求變不能止於“賣萌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d91zdqh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